三支一扶备考资料——乡村振兴促进法概述-三支一扶-航帆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备考资料——乡村振兴促进法概述

2025-04-22 15:04 18

三支一扶备考资料——乡村振兴促进法概述

(一)立法目的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 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制定本法。

(二)适用范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 态振兴、组织振兴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 ,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 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三)总要求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裕的总要求,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 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充分 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 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四)基本原则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 裕 ,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  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2.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 益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推动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 力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5.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 史文化、发展现状、 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五) 国家与政府扶持

国家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 大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 、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国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 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 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 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  口 粮绝对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完善粮食加工、储存、运输标准,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和利用率,推动 节粮减损。

国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 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 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乡村振兴促进工 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振兴促进   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 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乡村振兴促进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相关 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支持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参 与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

对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 予表彰和奖励。

(六) 中国农民丰收节

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或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2026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Copyright © 2006-2025 航帆培训 滇ICP备2023014141号-9

客服电话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