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A. 1950年4月1日,印度成为首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B. 1954年,印度成为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
C. 建交标志着新中国打破西方经济封锁
D. 建交后中印立即签署边界协定
答案:A
解析:1950年4月1日,印度成为首个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首个建交国),打破西方政治封锁。B项时间错误,C项“经济封锁”不准确,D项边界协定签署于1954年。
A. 周恩来访问印度期间,与尼赫鲁共同倡导
B. 中印签署边界贸易协定后提出
C. 为解决1962年边境冲突而制定
D.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的核心原则
答案:A
解析:1954年周恩来访印期间,与尼赫鲁共同提出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B项协定签署于1954年,但五项原则提出更早;C项时间错误;D项属于多边机制。
A. 东段争议区(藏南地区)
B. 中段争议区(喜马拉雅山脉)
C. 西段争议区(阿克赛钦)
D. 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以东
答案:A
解析:印度非法占据的“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属于东段争议区。B、C项为其他争议段,D项表述模糊。
A. 800亿美元
B. 1000亿美元
C. 1360亿美元
D. 2000亿美元
答案:C
解析:2023年中印贸易额超1360亿美元,中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印度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其他选项数值均低于实际数据。
A. 玄奘西行取经
B. 法显赴印度求法
C. 2011年“中国节”在印度举办
D. 莫迪政府推动瑜伽纳入印度教育体系
答案:C
解析:2011年“中国节”是近年中印文化交流标志性事件。A、B为古代交流,D项为印度国内政策,非直接合作成果。
A. 共同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
B. 在金砖国家框架内推动金融改革
C. 协同参与美国“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D. 支持巴黎协定下的气候行动
答案:C
解析:中印均为“印太战略”对象国,印度虽参与部分议程,但中印并未协同遏制中国。A、B、D均为中印多边合作领域。
(内容详细,分类清晰,适用于考试复习或知识梳理)
建交时间与意义
建交初期核心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历史纽带
古代交流:佛教传入中国(玄奘取经、法显西行)、丝绸之路贸易。
近代合作:二战期间印度国大党支持中国抗战。
蜜月期(1950-1959)
冲突与紧张(1960-1988)
1962年边境战争
关系正常化(1988-2000)
战略合作期(2000-2020)
当前阶段(2020至今)
加勒万河谷冲突(2020年):边境局势升温,多轮军长级会谈。
经贸合作受疫情影响波动,但战略对话持续。
贸易规模
重点项目
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机制与平台
中印经贸联委会:定期磋商解决贸易壁垒。
参与“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对接尝试。
传统交流
现代合作
教育
文化年
影视与旅游
民间互动
瑜伽、太极交流,中印跨国婚姻增多。
争议地区
东段
中段
西段
解决机制
特别代表会晤:已举行24轮(截至2022年),达成“三步走”路线图。
当前进展:脱离接触协议签署(2021年),热钦山口等争议点谈判。
国际组织协作
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
G20与气候峰会
全球议题合作
气候变化:中印共同倡导“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公共卫生:新冠疫苗研发合作,传统医药交流。
主要挑战
地缘政治竞争
贸易不平衡
战略互疑
合作潜力
经济互补:中国制造业 vs 印度服务业。
科技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合作。
第三方市场合作:非洲、东南亚基建项目协同。
标志性事件
关键文件
舆论与媒体
中印媒体合作:合拍纪录片《玄奘之路》《佛陀》。
智库交流:中印边界问题研讨会、战略对话机制。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