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多管齐下,破解失能老人养老困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失能(失智)老年人约4500万,“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如何让这庞大的失能老年群体安享晚年,考验着社会的智慧与担当。破解这一困局,需从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发力。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失能老人养老筑牢人力根基。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认定考试在江苏南通举行,这是我国失能人员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当前,专业护理人员的短缺严重制约着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的质量。一方面,护理工作强度大、压力高,且薪酬待遇与社会认可度不匹配,导致许多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另一方面,护理专业教育资源不足,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优化护理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长期照护人才,为失能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养老提供坚实保障。经过九年试点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参保人数超1.8亿,累计260多万人受益。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范围有限,部分失能老人无法享受;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医保基金和个人缴费,财政投入不足;待遇给付标准不够科学,难以满足不同失能程度老人的护理需求。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失能老人受益;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减轻参保人员负担;科学制定待遇给付标准,根据失能程度、护理需求等合理确定给付额度,确保制度公平可持续。
强化社会支持体系,营造关爱失能老人的良好氛围。失能老人养老不仅是家庭和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社区应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康复服务、助餐助浴等多样化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关爱失能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生活帮助;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认识,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失能老人的良好氛围。
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社会支持体系等多方面举措,我们定能破解失能老人养老困局,让4500万失能老人拥有一个温暖、安心的晚年。这不仅是对每一位老人的关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0871-65099533
13759567129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